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框图-鼎天盛华(北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设计组成框图其实就是模块图,主要是表示软件的模块结构及模块间的关系?

程序流程图则表示的是程序的执行流程。
还有数据流程图表示的是数据的加工情况啥图咋看不到所表示的对象不一样1、系统框架图就是系统整体功能设计图。
本文关于系统框图的基本详情介绍就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般由核心网、无线接入网和移动台(用户终端设备)三部分组成的通信系统结构。
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又可以细分为系统区、服务区、交换区、位置区、基站区、小区六个区域:①系统区由1个或几个服务区组成,它可以容纳全部制式相同的移动通信网?
②服务区由1个或几个不同归属的移动通信网组成,由一个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一部分,也可以由几个国家组成。
③交换区是一个移动通信交换中心(又称交换局)所覆盖的网络中的全部或一部分范围,可以由一个或几个位置区组成。
④位置区可由几个基站区组成,移动台在该区内可以自由移动而无需更新位置登记!
⑤基站区是一个基站所覆盖的范围,又称蜂窝区?

蜂窝区面积根据用户密度大小来设计,其半径一般为1.5-15km,用户密集地区可能小于lkm,蜂窝半径30-300m的称为微蜂窝,一般设置在大楼的楼层内。
⑥小区是一个基站的60°或120°扇形天线覆盖的区域?

基站区(包括小区)是无线接入网的基本单元。
一个电信运营公司所经营的公用移动通信网可能由多个交换中心组成,一个或多个不同归属的通信网组成服务区,也就是说,一个移动通信服务区内可能有多个电信运营公司提供经营服务,各自的通信网的核心网由各自所属的交换中心的交换区和位置区组成。

交换中心是移动通信网的关键设施,负责处理呼叫、漫游,无线信道控制,以及与不同归属的通信网互联互通。
本系统的多个交换中心用中继电路联结起来,一般采用网状拓扑结构、星状拓扑结构或混合拓扑结构;
网状结构的系统中的所有交换中心各各相连,星状结构在系统中设立汇接交换中心,辐射式地与汇接区内的其他交换中心分别相连!
不同运营公司所属的移动通信网一般通过接口局进行互联互通,接口局可以单设或由各自所属的一个或几个交换中心兼任?
美国海军在1990年提出开发的全球性综合通信“哥白尼”结构的通信系统,其中另一个主要的结构就是光纤综合内部通信和控制系统,装备在“华盛顿”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上?
该系统光缆所具有的特殊优点使之非常适用于舰船这样的海上浮动作战环境,并被广泛应用在海军模块化自动通信系统、海军战术指挥系统及综合舰桥系统中;
光纤综合内部通信和控制系统的应用,为航空母舰提供了实时、顽强、坚固和可靠的内部通信,是海军有线通信的发展方向;

由众多蜂窝小区(六边形)构成大面积覆盖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是大容量的为公众服务的陆地移动通信系统?

1983年,美国Amp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通信系统首联成功。
随后英国建立TACS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代蜂窝系统(简称G1)的两种主要制式;
1989年发展了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简称G2),以GSM为主要制式。
目前正向着第三代高速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简称G3)演进,国际电联(ITU)定名为IMT-2000。
该系统结构一般由核心网、无线接入网和移动台(用户终端设备)三部分组成。

核心网由多个交换中心和传输线路组成,无线接入网由众多基站所覆盖的蜂窝组成。
核心网完成呼叫处理、信道交换连接与控制功能,以及实现与其他不同归属的通信网的互联互通,无线接入网完成移动台的接入和越区(蜂窝区)切换等功能。
移动台是供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一般有车载式、便携式和手持式(手机)!

该系统主要使用800/900/1800MHz频段,早期也使用450MHz频段。

通常把全部无线信道划分成多个不同的组,每个蜂窝使用其中一组,同一组信道不能在相邻的蜂窝使用,以避免信号干扰,但可以在适当距离的蜂窝重复使用。
频率复用是蜂窝系统的特点,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扩大系统容量。
蜂窝的面积有大有小,根据用户密集的情况进行设计;
蜂窝半径一般为1.5-15km,在用户相当密集的地方,半径可能小于lkm,随着用户不断增加,蜂窝可进行分裂重组!
该系统的技术走势是从电路交换到分组交换,高速数据化,与因特网(Internet)结合,源源不断地增加新的业务服务。
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结合可以实现无缝覆盖,是个人通信的初步阶段。
中国于1987年开始建设第一代蜂窝系统;

主要采用TACS制式。
1996年开始建设第二代蜂窝系统,主要采用GSM制式,TACS制式逐步退网,2001年中国GSM系统容量达到约2亿户?

目前正在向第三代蜂窝系统发展,第一步建设所谓2.5代的系统。